FZ_T 93062-2012 针刺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
ID: |
123B7F815BF34530BAFCCB0000B6BB1D |
文件大小(MB): |
0.56 |
页数: |
9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4-8-17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ICS 59. 120. 99,W 93,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,FZ/T 93062—2012,代替 FZ/T 93062—2003,针刺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,Needle punching for nonwoven production unit,2012-12-28 发布2013-06-01 实施,中华人民共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,FZ/T 93062—2012,刖 百,本标准按照GB/T 1.1-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代替FZ/T 93062—2003《针刺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》,与FZ/T 93062—2003相比主要技,术变化如下:,——标准的适用范围中增加了“防水卷材用基胎、过滤材料、汽车内饰材料”,删除了“造纸毛毯”(见,第1章,2003年版的第1章);,—删除了针刺联合机的型号表示方法(2003年版的3. 3) 5,——在“基本参数”中,将工作宽度修改为1 000 mm.16 000 mm,工作速度修改为0. 6 m/min.,15 m/min,产品定量修改为80 g/m2-2 000 g/m?(见表1,2003年版的表!);,——将开松单元和喂入机的要求细化,修改为具体的条文(见4. L 1和4.1.2,2003年版的4: 2. 1,和 4. 2.2);,——增加了自调匀整装置、牵伸机、预针刺喂入机的要求(见4.1. 33.1.6,4.1.7);,——修改并细化了储布架、分切卷绕机的要求(见4.1.9,2003年版的4. 2. 6);,——修改并细化了对针刺联合机传动机构的要求(见4. 2.1,2003年版的4. 3.1);,——增加了针刺联合机对管道和外观的要求(见4. 2. 2和4. 2. 5);,——修改了针刺联合机的安全和环保要求(见4. 2. 4,2003年版的4. 4);,——修改并细化了对成品质量的要求(见4. 2.6,2003年版的4. 3. 2);,——删除了针刺联合机的噪声要求(2003年版的4.5),本标准由中国纺织エ业联合会提出,本标准由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SAC/TC 215)归ロO,本标准起草单位:江苏迎阳无纺机械有限公司、常熟市飞龙无纺机械有限公司、汕头三辉无纺机械,有限公司、太仓市双凤非织造布设备有限公司、仪征市海润纺织机械有限公司、青岛纺织机械有限公司、,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范立元、韩雪龙、杨长辉、亓国红、范臻、汪之光、王志勇、杜晓静、陆建国、范莉,丒本标准于2003年9月首次发布,本次为第一次修订,I,FZ/T 93062—2012,针刺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,1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针刺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(以下简称针刺联合机)的基本单元与参数、要求、试验方,法、检验规则及标志、包装、运输和贮存,本标准适用于以短纤维为原料,通过梳理成网、用针刺法生产土工布、合成革基布、防水卷材用基,胎、过滤材料、汽车内饰材料等的针刺联合机。生产其他种类非织造布用的针刺联合机也可参照采用,2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,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GB/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,GB/T 1184—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,GB 5226. 1-2008机械电气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:通用技术条件,GB/T 17638 土工合成材料短纤针刺非织造土工布,GB/T 1798?沥青防水卷材用基胎聚酯非织造布,GB/T 24248纺织品合成革用非织造基布,FZ/T 90001纺织机械产品包装,FZ/T 90074纺织机械产品涂装,FZ/T 90089. 1纺织机械铭牌型式、尺寸及技术要求,FZ/T 90089. 2纺织机械铭牌内容,FZ/T 93047 针刺机,FZ/T 93060非织造布梳理机,FZ/T 93061非织造布交叉铺网机,3基本单元与参数,3.1 针刺联合机的基本单元,开包机———粗开松机——混棉机——配棉器——精开棉机ーー喂棉机——自调匀整装置——梳理,机——铺网机——牵伸机——预针刺喂人机ーー针刺机组合一储布架——分切卷绕机,注1:从开包机到精开棉机称为开松单元,注2:基本单元可以根据实际生产要求进行选择或增减,3.2 基本参数,基本参数见表1,1,FZ/T 93062—2012,表1,项 目参 数,工作宽度/mm 1 000.16 000,工作速度/(m/min) 0.6 .15,成品定量/(g/m?) 8〇.2 000,适用原料,纤维长度/mm 38 .102,纤维线密度/dtex 1.5 .18,注:以末道针刺机的工作宽度定为针刺联合机的工作宽度.,4要求,4. 1单元机,4.1.I 开松单元 (,4. 1.1.1开包机输送纤维时的称量精度不低于±2%,4.1.1. 2抓棉打手、开棉打手、混棉打手的抓取纤维部位应光滑、无毛刺,不钩挂纤维.,4.1.1. 3 抓棉打手、开棉打手、混棉打手的打手体外圆对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值应不低于,GB/T 1184—1996 规定的 8 级,4. 1.1.4给棉罗拉表面、棉箱内壁表面应光滑,不钩挂纤维,4. 1.1.5输棉帘运转灵活,无阻滞、打滑和跑偏现象,4. 1.1.6混棉机、开棉机打手隔距应满足工艺要求,4. 1.1.7大仓混棉机容积应满足混棉质量的要求,4. 1.2喂棉机 ’,4. 1.2. 1棉箱容量控制正确、方便,保证进入的棉量稳定,4. 1.2.2应调节方便,输出棉层均匀,4. 1.2.3棉箱内壁……
……